重游大理三塔寺,
塔影湖光憶往昔
七絕-平水韻
三塔凌霄映碧波,
湖光山色共婆娑。
月移搖曳風中立,
往昔煙云入夢多。
乙巳壬午書懷
編輯:重游大理三塔寺,湖光塔影憶往昔 詩注
首句:三塔凌霄映碧波
詩句解析:
........首句以宏大的視角展開,描繪了三塔寺中的三座古塔直插云霄,其倒影清晰地映照在碧波蕩漾的湖水中,形成了一幅動靜結合、天地交融的壯麗畫卷。
詩注:
........三塔,即大理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標志性景觀之一。凌霄二字,不僅形容塔之高峻,更寓意其氣勢之雄偉,仿佛與天際相接。碧波,則是對三塔倒影所在湖水的生動描繪,清澈而深邃,與三塔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
次句:湖光山色共婆娑
詩句解析:
........此句進一步描繪了湖光山色的和諧之美,湖光與山色相互映襯,共同在微風中搖曳生姿,展現出一種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詩注:
........婆娑,形容姿態優美、輕盈舞動的樣子。在這里,它用來形容湖光山色在微風中的動態美,既有湖水的波光粼粼,又有山巒的輕搖慢擺,二者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生動而富有詩意的畫面。這不僅是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的寄托。
三句:月移搖曳風中立
詩句解析:
........此句通過月光的移動和風的吹拂,營造出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意境。三塔在月光和風中屹立不倒,既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的品格,也暗含了詩人對三塔歷經千年滄桑而依然挺立的感慨。
詩注:
........月移搖曳,形象地描繪了月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在湖面上移動,使得三塔的倒影也隨之搖曳生姿。風中立,則強調了三塔在風雨中的堅韌與穩定。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塔在歷史上曾多次經歷地震等自然災害,卻依然屹立不倒,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正是詩人所要贊美的。同時,這句詩也引發了讀者對于歷史、自然與人文之間關系的深刻思考。
尾句:往昔煙云入夢多
詩句解析:
........末句以往昔煙云入夢作為結尾,既是對前三句所描繪景色的總結與升華,也是對詩人內心情感的抒發。往昔的煙云如同夢境一般浮現在眼前,讓人不禁沉醉其中,回味無窮。
詩注:
........往昔煙云,既指歷史上發生過的種種往事,也象征著時間的流逝與變遷。入夢多,則表達了詩人對這些往事的懷念與追憶之情。在這里,詩人通過夢境這一意象,將現實與過去巧妙地連接起來,使得整首詩在情感上達到了一個高潮。同時,這句詩也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讓人在回味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人文的溫情。
........綜上所述,這首平水韻七絕詩通過對大理三塔寺湖光塔影的描繪與贊美,不僅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麗與和諧之美,更蘊含了詩人對歷史、自然與人文之間關系的深刻思考與感悟。每一句詩都充滿了詩意與哲理,值得讀者細細品味與探討。
........中間大塔名千尋塔,始建于南詔勸豐佑時期(公元823一859年),屬唐代建筑風格。1514年,經歷大地震,塔身中裂一尺許,數日后塔身自動復合。
........左右兩小塔建于大理國初期,屬宋代建筑風格。歷經數次地震右小塔傾斜11度;左小塔傾斜17度。被譽為比薩斜塔。
........上圖為右小塔
........此圖為左小塔傾斜17度,被稱為比薩斜塔。
賦詩:劉尚林
編發:何永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