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以“林長制促林長治”,讓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昔日的綠水青山,正源源不斷轉化為群眾口袋里的“金山銀山”。
清晨的陽光剛掠過老君山的峰頂,護林員喬云松背著巡林包走進了山林。他的腳步,是玉龍縣253名三級林長、1227名專管員、3000名護林員共同織就的“生態防護網”中,最普通也最堅實的一環。
為了守住這片綠,玉龍縣下足了“硬功夫”,投資2億元修通420公里防火通道,組建7支專業撲火隊伍,每年拿出不少于450萬元筑牢“人防 物防 技防”的防火屏障;“會議、巡林、督察”等六項制度落地生根,“林長 森林警長”“林長巡林清單”等五項機制高效運轉。如今,山林間的“老朋友”越來越多——滇金絲猴在枝頭跳躍,紅豆杉抽出新葉,杓蘭在草叢中綻放,10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種群不斷擴大。數據是最好的證明:全縣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8.24%,2025年捧回了國家林草局的表彰證書。
“以前山上有些地方光禿禿的,現在再看,滿坡的樹都綠油油的!”家住金沙江畔新華村的村民張汝和,看著家門口的山林變了樣,忍不住感嘆。這變化,源于玉龍縣持續推進的“三大修復工程”。
每年9400萬元中央及省級生態補償資金“雪中送炭”,25.8萬畝退化林重煥生機,草原恢復了往日的翠綠,森林撫育讓樹木長得更壯實;鄉土樹種苗圃基地里,云杉、冷杉的幼苗破土而出,108萬株義務植樹為大地添新綠。如今,走進玉龍縣,國家級森林鄉村、省級森林鄉村星羅棋布,2個國家級、34個省級森林鄉村,讓“綠美玉龍”的名片越擦越亮。
更讓人安心的是,全縣首個森林資源核查中心在全省率先“上崗”,依托森林督察、林草濕監測等“科技天眼”,違法違規用林問題被及時“揪出”,查處率、整改率均達100%。連續3年,重大生態案件、火災、病蟲害“零發生”,這片山林的“健康指數”持續滿分。
“以前守著大山沒門路,現在靠林下種植,一年能多賺1萬多!”石頭鄉桃花村委會勝利村村民趙麗蘭的話,道出了玉龍縣“點綠成金”的秘密。
為了讓生態資源活起來,玉龍縣深化“放管服”改革,近3年辦結2245項林草行政審批,2304公頃林地合規利用,為產業發展打開了空間。“三區帶7 N”的林下經濟布局落地,1.69萬畝林地種出了665萬元產值,帶動群眾戶均增收1.7萬元;13.29萬畝林地的野生菌、中藥材,變成了1.61億元的“山林寶藏”;4.93萬畝林地里,雞、牛、蜜蜂安居樂業,帶來3.8億元產值。
玉龍雪山、老君山的美景更是“吸金”能手——262.01萬畝林地托起森林景觀旅游,年總產值達90.437億元;石頭鄉勝利村金薩羅林場作為全縣首個村集體林場,用“五統一”模式發展林下產業,產值突破200萬元,讓村民們共享生態紅利。
來源:云南日報
作者:和茜、王文芬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