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首部濕地保護法已正式施行3年時間。3年來,在濕地保護法的保駕護航下,我國在濕地保護修復、濕地資源監管、濕地履約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
人逐水而居,聚而為城。城市血脈里奔涌著汲自江河的清流,又托付給“地球之腎”——濕地。它悄然以青綠懷抱,沉淀塵囂,滌凈濁水,復還澄澈,終成生靈共飲之甘泉。
日前,在津巴布韋維多利亞瀑布城召開的《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COP15)上,我國9個城市獲“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至此,我國“國際濕地城市”已達22個,居全球首位。開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既是履行《濕地公約》義務的體現,也是不斷提升國際濕地城市建設水平的有效舉措。
拉薩-拉魯濕地
“國際濕地城市”是《濕地公約》于2015年提出的新型認證體系,旨在促進城市發展與城鎮化過程中濕地的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我國“國際濕地城市”南北覆蓋寒溫帶哈爾濱至熱帶海口,東西貫穿海平面鹽城至高原拉薩;濕地類型兼顧濱海區東營和福州、長江流域武漢和九江與內陸干旱區銀川;整體布局既考慮地理空間均衡性又兼顧濕地城市類型代表性,形成了科學系統全域的濕地保護網絡。
根據國際濕地城市的認證標準,我國也制定了符合自身實際的認證標準。從獲得認證的濕地城市建設現狀看,其發展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在于,無論城市大小,無論北方南方,都是通過開展濕地保護修復工作,不斷改善提升人居環境、打造宜居的生活空間,都是管好、用好自己的濕地。個性特色體現在濕地資源類型、濕地保護修復、科普宣教和合理利用等多個方面。比如,東部地區因為經濟發達,生態旅游、游學、宣教等豐富多彩、亮點紛呈。西部地區經濟資源不及東部,在這種情況下,就重點做好濕地生態保護,守護好特色濕地資源。
獲得“國際濕地城市”榮譽后,這些城市地方政府將充分利用這一新的國際品牌,通過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建立綜合協調機制、探索智慧管理模式、強化生態修復、鞏固保護成效等多項舉措,繼續探索城市發展與濕地保護利用平衡的主流工作和特色路徑。同時,各濕地城市也將進一步開展濕地科普教育活動,提升公眾參與度,增強人們的濕地保護意識。
浙江杭州-中國濕地博物館
國際濕地城市的認證還為相關城市創造了推廣宣傳的機會,各項活動的舉辦更是提高了其知名度,但這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有效期為兩屆締約方大會周期(一般為6年)。6年后,如果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做得好,就續期。如果不好,不僅不再續期,牌子也會取消。由此可見,做好濕地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
剛剛圓滿結束的《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上也發布了多項成果:舉辦部長級高級別會議、發布《維多利亞宣言》、為全球獲認證的濕地城市頒牌,通過了公約的第五期戰略規劃和中國提交的兩項大會決議。對此,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副教授呂偲告訴記者,“這些會議成果對于國際濕地城市今后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國際濕地城市可以借鑒締約方大會上提出的新主張、新理念用于自身城市的濕地保護修復與發展建設。比如濕地公約的戰略規劃,為未來整個全球的濕地保護事業指明了方向;中國提出的制定并落實好遷飛通道保護的國家行動計劃、促進濕地保護修復等新技術和傳統知識應用等決議,也是全球領先的理念。這些都在國際濕地城市未來發展中具有指導、借鑒意義。未來國際濕地城市相關操作指南和認證標準也會不斷更新,濕地城市的建設發展也要根據更新的指南不斷作出調整,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著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鞏固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決城市空氣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問題,推動減污降碳擴綠協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
福建福州-山仔水庫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以此為根本遵循,特別是在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建設、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監測、濕地與城鄉人居生活環境質量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探索解決了城市發展與加強濕地保護之間面臨的挑戰、妥善處理城市擴張、人口增長與濕地保護和可持續地合理利用之間難以平衡的問題,逐步構建起城市、濕地與人共享幸??臻g、綠色發展的國際濕地城市建設的中國方案。
“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是履行《濕地公約》的生動實踐,是采取系統創新措施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濕地與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國家林草局濕地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國際濕地城市的發展建設要從構建齊抓共管的濕地保護工作格局、強化濕地保護制度保障和科學支撐、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監測和監督管理、探索濕地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路徑等方面下功夫,用科學理念、創新實踐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繪就城市與濕地共生、發展與保護共贏的壯麗畫卷。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張紅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