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云南 臨滄市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農民增收——沃土結碩果 產業繪新景
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508/27/content_276985.html
勐底農場的荔枝熟了。
榮康達農文旅融合莊園
永康芒果基地
臨滄市主城區
本報記者 李春林 文/圖
春華秋實,滇西南連綿起伏的大山深處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臨滄市堅果種植面積、品質世界第一,茶葉和甘蔗種植面積、產量全省第一,核桃種植面積、產量全省第二。鳳慶縣(核桃)、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茶葉)、永德縣(澳洲堅果)被列為全省“一縣一業”示范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甘蔗)被列為全省“一縣一業”特色縣。
沖刺“十四五”、謀劃“十五五”,臨滄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藥材等優勢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正在以奮進的姿態翻開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的嶄新一頁。
龍頭起舞 從搭建平臺到做大品牌
位于臨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臨滄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僅5年多,發展成績亮眼。2024年以來,公司實現鹵肉制品產量200噸、臘肉250噸、火腿300噸、香腸450噸、鮮食玉米10000噸,銷售額達1.5億元、總產值達2億元。其中,鮮食玉米產品通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已分別向美國、日本、法國出口貨值3000多萬元的產品,山貨實現“進城出海”。
咪多啰緊盯市場需求,立足臨滄資源稟賦外出找訂單、簽協議,握著訂單建基地;建立“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由企業分別制定鮮食玉米種植技術規程,雞、豬、牛養殖技術規程,把怎么種、怎么養兩套標準交給合作社,讓農民深度嵌入產業鏈條;建立“公司 高校 專家工作站 基地”產品研發機制,與云南大學、云南農業大學、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等合作,設立廖國周教授專家工作站、云南農業大學教學實踐基地,聚力打造佤鄉源、咪多啰農產品品牌。
接入工業5G互聯網,建立產品原料溯源管理平臺、ERP生產管理平臺、SAAS銷售管理平臺……在咪多啰生產車間,生產制造的全過程關鍵環節已實現數字化,著力建設綠色工廠、零碳工廠。
云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四輪驅動”戰略,通過“公司 基地 協會 農戶”模式將茶農的6萬畝茶地發展成為固定茶葉原料基地,輻射雙江縣、臨翔區、永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的22個鄉(鎮)24086戶茶農,茶葉收入成茶農的主要經濟來源。
公司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將茶葉鮮葉收購、初加工、技術推廣等業務分包下放到部分茶區大村,通過茶葉專業合作社辦企、個體戶轉企,構建茶葉初加工體系。與知名科研院校合作,開展新品種選育、加工技術提升、加工裝備研發等科研攻關。引進7名專家成立云南省江用文專家工作站,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個、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科技專項2個、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示范項目30項,攻克了一批茶葉技術難題,先后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有機茶示范基地、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有機茶示范基地、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單位等榮譽。
公司打造“勐庫戎氏”品牌,成立專門銷售公司,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發展經銷商專營門店185個,在抖音、天貓等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線上線下相結合開拓市場,推動雙江茶葉走向全國,遠銷香港等地區,以及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其產品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茶業十佳企業品牌、中國茶業百強企業等多項榮譽。
利益捆綁 從單打獨斗到聯動共贏
鳳慶縣洛黨鎮厚豐村以滬滇協作項目為抓手,借助土壤疏松肥沃、生態環境優良、氣候條件適宜等自然條件,積極響應國家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發展滇黃精2.4萬畝,讓滇黃精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
厚豐村滇黃精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是2023年滬滇協作項目,項目資金398萬元,鳳慶采取“黨組織(鳳慶縣洛黨鎮黨委、厚豐村黨總支) 村集體(鳳慶縣洛黨鎮厚豐村) 農戶(139戶) 基地(滇黃精良種繁育建設基地) 企業(好醫生云福中藥材有限公司)”的經營模式,推動基地建設。
縣國資公司、村集體、龍頭企業、農戶按投入比例占股。其中,縣農投公司投入資金256萬元,負責基地建設、育苗成本墊付和資產運營管理,占股30%;厚豐村以398萬元滬滇協作項目資金入股,占股30%;鳳慶好醫生云福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技術服務和市場銷售,占股20%;農戶以土地入股,占股20%。好醫生云福中藥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5000噸以上中藥材精深加工生產線,延伸了產業鏈,保障穩定銷售,進一步帶動中藥材產業發展,增加群眾經濟收入。這一“3322”利益分配機制的運營,實現了規模增效與農民增收雙贏。
鎮康縣還推行分區掛聯機制,采取“黨支部 企業 合作社 農戶”發展模式,結合當地3家龍頭企業加工生產能力情況,按區域布局與14家合作社建立長期穩定的掛聯機制,幫帶1.5萬戶農戶形成利益聯盟。2024年,僅田壩村的堅果種植戶就實現分紅60萬元。
鎮康縣注重運用企業墊資、合作社組織、社員銷售抵扣的統一管理模式,推動統一農資采購、統一管護技術、統一采摘收購機制,解決果農農資采購資金困難、技術不規范、產品價格吃不準等問題。在此基礎上,依托園區3家龍頭企業,通過開發果仁、果油、開口笑等100多種精深加工產品,滿足市場的多樣需求,切實將企業、合作社、果農的利益聯結由基地端向加工端和市場端延伸。
2024年,全縣堅果種植面積43萬畝,3家龍頭企業加工堅果6萬噸,工業產值達7.46億元,實現利潤3100萬元,上繳稅收797萬元,帶動就業326人,實現果農戶均收入3.9萬元,人均創收8800元。
三產融合 從各自為政到群策群力
以3700畝綠色茶園為核心,組建6支勞務隊,年收入超60萬元;建成標準化初制所12個,高峰期提供450個加工崗位,創收超400萬元;培育34名“土專家”,帶領1100余村民參與茶園管護,帶動周邊群眾增收40萬元;創新“直播 零工”模式,村民直播間交易額破70萬元,支付茶農40萬元,孵化11戶自主直播戶……
近年來,永德縣梅子箐村通過茶旅融合構建全鏈條增收體系,推行三產聯動形成“原料—加工—服務”閉環,實現產業增值與群眾致富雙贏。
以項目優環境集聚人氣、以基地保品質集聚名氣。梅子箐村黨總支依托茶葉產業資源培育壯大市場經營主體,引進永德縣家鑫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創業村落運營,聘請5名創業導師,孵化創業主體58戶。引導茶葉加工企業推行綠色化生產,清潔化、標準化、規范化加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延伸產業鏈條。推行品牌統一、標識統一、宣傳統一的抱團發展模式,實現梅子箐茶葉產品原料可溯、產地可查、消費放心,引導茶農用貨真價實的良好信譽守護好“金字招牌”。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民宿、茶館等服務業,推動茶產業與特色旅游、民族風情文化、特色餐飲等產業融合發展,初步形成了茶園觀光、制茶品茶、休閑度假的產業鏈。
同時,梅子箐村黨總支針對茶葉生產空閑時節群眾無業可就的問題,設立零工驛站,與曲阜電子廠、義烏旭平首飾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簽訂手工產品代加工協議,新增就業崗位464個,周邊群眾實現“五分鐘培訓、零距離就業”,走出了一條以茶為媒、促農增收的發展路子。
雙江榮康達投資有限公司是以精品化、莊園化、品牌化推動“三產”融合的典型。做優一產,圍繞標準化、現代化、生態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目標,“莊園 基地 農戶”成功運營。去年,榮康達咖啡莊園咖啡產量達500噸,產值達2500萬元,帶動咖農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做強二產,按照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的思路,以先進工藝打造名優品牌,生產的精制烏龍茶先后獲得中國、歐盟、美國、日本的產品有機認證。2024年,烏龍茶工農業綜合產值達6000萬元。做精三產,依托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云南省唯一的阿里巴巴太極禪苑文化驛棧、世界上最大的有機烏龍茶園等資源,推進“咖啡 烏龍茶 民族文化 康養旅游”融合發展,2024年以來,榮康達烏龍茶莊園共接待游客1.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80余萬元,帶動周邊鄉村旅游和農特產品銷售收入達170余萬元。
通過做強綠色基地、培育綠色工業、打造旅游產業,榮康達有力推動咖啡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