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鶴、白枕鶴“貓冬”回來了
4月初的大沾河濕地乍暖還寒,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頭鶴、白枕鶴已經從越冬地經遷徙停歇地遷回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始新一輪的繁衍生息。
保護區科研人員和各監測站、工作站人員對候鳥的回遷情況開展全天候監測。4月2日,隨著幾聲清脆的鶴鳴,2只白頭鶴,4只白枕鶴遷回大沾河濕地保護區烏斯孟監測站。截至目前,在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共記錄到白頭鶴40余只次,白枕鶴近20只次,東方白鸛6只次(已經開始筑巢),參與繁殖的個體將在4月中下旬選擇巢址筑巢,產卵繁殖。每天清晨和傍晚,它們都會來到預留的口糧田里覓食。
衛星跟蹤器反饋信息顯示,2019/2020年環志放飛的5只救助白頭鶴,其中1只在朝鮮越冬,另外4只在日本越冬,目前已有2只回到烏斯孟監測站,2只仍在林甸停留,1只在佳木斯市富錦市停留。通過對救助鶴的衛星跟蹤,科研人員能更加準確掌握鶴類的遷徙規律、遷徙路線以及繁殖地、遷徙停歇地和越冬地。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黑龍江北部小興安嶺山脈北麓,保護區濕地類型齊全、生物多樣性豐富,為鶴類和其他水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同時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白頭鶴繁殖地和種群集中分布區,每年遷往大沾河濕地的白頭鶴約180只左右,參與繁殖的約30對左右,多年來,保護區結合“愛鳥周”,“濕地日”等宣傳活動發放白頭鶴掛歷、宣傳冊、紀念郵票等多種方式對鶴類保護進行宣傳,有效地提高了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公眾對鶴類的保護意識。
同時,在鶴類繁殖期加大巡護力度,在重點區域懸掛標志和警示牌,并實行封山管控,有效地控制了人為活動的干擾,棲息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完整地保存了鶴類賴以生存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種群數量穩步提升。
下一步,工作科研人員將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采用遠程監控、紅外相機及衛星跟蹤等技術手段開展對鶴類的監測工作,盡力實現“不被打擾的相逢”,有效改善鶴類生存環境、穩步提升種群數量,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白頭鶴,又名修女鶴,大型涉禽,為鶴形目鶴科,灰衣素裳,頭頸雪白,通體石板灰色,頭頂皮膚裸露無羽,呈鮮艷的紅色,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世界現有種群數量約14500只--16000只。
白枕鶴,又名紅面鶴,為鶴形目鶴科,2021年新公布的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調整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目前全球種群數量約7000只--7800只。
大沾河濕地:谷彥昌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