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坑疤痕到梯塘清流
從污水凈化到自然教室
近年來,梁平以近自然之術
喚醒沉睡鄉土
成就小微濕地生態修復典范
這彎折流淌于鄉野的幽藍脈絡
是這座國際濕地城市向美麗中國遞交的綠色答卷
01
科技賦能織就濕地保護網
在梁平,濕地保護正進入精細化時代。
“缺水地區的突圍,需要科技與制度的雙輪驅動。”區濕地保護中心主任唐宏表示,林長智慧云平臺與國家林草感知系統實時對接;土壤、水質、氣象等關鍵指標監測無聲運作;覆蓋33個鄉鎮的“環保天眼”24小時緊盯污染源頭,科技屏障牢牢守護濕地健康;當技術手段構筑監測防護網時,一套融合水質、生物多樣性、景觀效果的濕地評價體系應運而生。
目前已推動400多個示范小微濕地星布鄉野,成就了6個“全國美麗鄉村”。
“國際濕地城市不僅是桂冠,更是責任。”唐宏坦言。為此,梁平發起成立中國小微濕地創新聯盟,攜手多省市推動標準創新與國際合作,凝練“小面積、大生態、低投入、可復制”的梁平經驗,為全國相似區域破題提供“梁平案例”。
8月14日,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藍天白云、湖泊碧水、小微濕地相映成景,構成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
02
修復造景煥活鄉村新業態
生態富礦亦是經濟富礦。
距離雙桂湖三十公里的竹山鎮獵神村,竹林深處傳來孩子的歡笑聲。
在民宿夢溪湉園附近,游客們正對著層層疊落的山地梯塘小微濕地拍照打卡。經營戶唐攢英忙著接聽預訂電話:“周末客房半月前就訂空了,客人都是沖著濕地景觀來的。”
這個村子經歷了重生。昔年石膏礦關停后留下的瘡痍山體上,魚塘渾濁發綠,游客寥寥無幾。
“當時設計院給出的園林改造方案預算超千萬。”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最終選擇近自然修復,保留塌陷區原始地形,搭配沉水植物與挺水植物形成生態鏈,造價僅原園林方案的40%,還了生態又富了鄉親。
竹山鎮污水處理廠旁的尾水小微濕地更令人驚嘆。泛著清波的濕地里,狐尾藻隨波搖曳,鳶尾花在岸畔綻放——這是梁平獨創的“小微濕地 環境治理”三級凈化體系。
“生活污水在這里完成最后凈化。”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處理廠初步凈化的水源,在此經過三級凈化塘植物根系過濾吸收,重煥清流。竹山場鎮尾水小微濕地工程示范顯著:治理黑臭水體4萬平方米,惠及1.5萬居民,成本直降80萬元。
當生態價值被精密測算,2024年的梁平區GEP(生態產品總值)報告揭示驚人數據:全區濕地生態系統貢獻價值達177.4億元。
8月15日,竹山鎮獵神村,層層疊疊的梯塘小微濕地如大自然的精靈,點綴在竹海間。
03
自然學堂孕育綠色新生代
雙桂湖畔,11歲的謝俊博正帶著自然觀察筆記本來“上課”。當浮萍間冒出棕褐色小腦袋時,他立即舉起望遠鏡:“小鷿鷈!它的潛水時間有20秒!”不遠處的木棧道上,區濕地保護中心宣教科科長余先懷正引導學生制作植物標本——這是梁平“小微濕地 科研教育”的日常圖景。
據了解,區林業局目前已聯合區教委,與區內中小學校共建6所自然學校,編制自然教育教材和系列科普圖冊,開設包括農耕體驗課在內的6門自然教育課程;與重慶自然介公益發展中心進行合作,常態化開展自然教育活動。近5年來累計吸引區內外研學團隊和政務團隊800余批次,累計受眾12萬人次,雙桂湖已獲批“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