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
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麗江市融媒體中心“牢記囑托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專欄,推出“‘兩山’理念在麗江的生動實踐”系列報道,盤點麗江交出的“生態答卷”。
“每天早晨,我都來黑龍潭公園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心情也變得更好了!”正在黑龍潭公園打太極的76歲市民和萬松感慨,生活在麗江,簡直太幸福了!“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守護好這些綠色‘寶藏’,生活才會越來越好。”他說。
黑龍潭公園。(麗江融媒記者 趙慶祖 攝)
時下的麗江,青山含黛,林木吐翠,綠意盎然。在黑龍潭公園、玉龍雪山、長江第一灣等地,只見一路綠蔭織錦,市民和游客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愜意享受“麗江綠”的生態福祉。
推深做實林長制,擦亮麗江生態底色
生態美是麗江的底色,生態優是麗江的優勢。近年來,麗江市進一步深入推進林長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巡林調研,謀劃部署工作任務,協調解決林草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簽發《關于加強林草資源保護管理若干措施的令》(麗江市總林長令2025年第1號)。制定《2025年市級林長巡林方案》,調整16名市級林長責任區,各級林長嚴格按要求開展巡林,突出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和目標導向,著力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巡林工作取得實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市縣兩級林長共巡林334次,解決重難點問題55個,其中,市級林長巡林30次,解決重難點問題12個,縣級巡林304次,解決重難點問題43個。
據了解,2025年麗江市牢固樹立“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的理念,持續推進“擴綠、興綠、護綠”并舉,不斷增厚麗江的“綠色家底”,組織開展了36次義務植樹活動,完成義務植樹191萬株。同時,積極號召大家參與植樹造林,人人爭當綠色使者、生態先鋒,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美麗麗江增綠添彩。
麗江老君山九十九龍潭(航拍圖)。 (麗江融媒記者 趙鳳銘 攝)
林草興則生態興。“十四五”以來,我市完成營造林199.69萬畝,組織開展123次義務植樹實體類盡責及宣傳活動,完成全民義務植樹913萬株,全市累計10個村委會榮獲“國家級森林鄉村”稱號,106個村委會榮獲“省級森林鄉村”稱號,為綠美麗江建設交出一份“綠色答卷”。
“我們要堅持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壓實責任,創新舉措,在擴綠、護綠、用綠、活綠上下功夫,全力擦亮麗江生態底色。”麗江市林業和草原局林長制工作科科長楊珍順說,林草局將進一步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強化部門聯動、加強宣傳,高質量完成林長制各項重點任務,讓麗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齊心協力守護好綠色“寶藏”
“麗江之美,美在生態、美在綠色、美在和諧。清澈見底的汩汩泉水,是那么水靈、那么溫潤,是一生不能錯過的曼妙風景。只要守護好這份綠色‘寶藏’,麗江的旅游也會越來越旺。”來自北京的游客李明娟說。
4月3日,麗江市無人機森林草原滅火實戰演練在玉龍縣太安鄉舉行。(市森林消防支隊 供圖)
守護綠意,重在預防。麗江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和預防為主、防撲結合、小火大打、以人為本、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以解決“兩個普遍性突出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強化細化各項措施落地,扎實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取得了2025年防火期“零火災”“零傷亡”的成績。申報爭取到云南省麗江市森林草原火災高危區綜合治理項目、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必要防火物資儲備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做好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完成了去冬今春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調查,組織開展2025年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預報,有針對性開展防治,上半年防治林草有害生物6.72萬畝。開展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檢查登記涉檢企業293家,完成產地檢疫苗木1171畝,種子0.51噸,調運檢疫苗木83.82萬株,木材0.36萬立方米;復檢苗木64.49萬株,木材0.34萬立方米,產地檢疫率達100%。
麗江市林業和草原局防火科負責人和興旺說,在技防方面,依靠覆蓋全市總林區面積57%、覆蓋全市重點林區的120套林火監控視頻系統及多元衛星監控網,實現全市林區全天候監測。
拉市海候鳥。(麗江融媒記者 趙慶祖 攝)
“近年來,麗江市森林面積持續增加,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麗江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據麗江市林草局高級工程師李梅說,隨著麗江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逐年增加,滇金絲猴、鶴類和紅豆杉、珙桐、玉龍蕨、杓蘭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明顯增多,形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麗江的森林、濕地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資源從原來的恢復發展向質量提升轉變,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恢復發展。
李梅呼吁,大家要一起保護森林,樹立環保低碳意識,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一起“森”呼吸,共同守護好大美麗江。
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在長江第一灣,江畔的楊柳在微風中舒展著綠意,呈現出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盛景。
長江第一灣。(麗江融媒記者 趙慶祖 攝)
1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麗江人堅持在金沙江邊植樹造綠,在金沙江沿岸種下300多萬株柳樹,為母親河筑起一道生態長廊。
金沙江沿岸種植的柳樹。(資料圖)
近年來,麗江市扛穩扛牢扛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全市上下“一盤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取得明顯成效。
和朝明曾任玉龍縣石鼓鎮林業工作站站長,10多年來,他帶領群眾在石鼓鎮金沙江沿岸種下10萬余株柳苗。“保護母親河,我們長江上游各民族兄弟都要盡好責任,為下游人民送去安全、送去清潔。同時,保護好母親河也是我們建設大美麗江的需要。”這是和朝明經常向身邊群眾反復宣傳的一句話。
和朝明是納西族,從小長輩就告訴他,要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如今,和朝明任石鼓鎮人民武裝部部長,分管林業工作。去年以來,他帶領護林員、村民、學生等,又種下了3萬余棵柳樹,為金沙江畔再添新綠。“看到金沙江邊的柳樹越來越多,金沙江的水越來越清,金沙江畔的風景越來越美,就是對我們辛勤種樹的最好回報。”和朝明說,“多種下一棵樹,就能多添一抹綠。我們栽下的每一棵樹,都對保護長江上游生態環境發揮著作用。”
每年植樹節期間,全市各級、各單位組織職工到玉龍雪山下義務植樹。(麗江融媒記者 張小秋 攝)
“城市環境好了,空氣清新了,每天呼吸都有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直居住在華坪縣城的李旺說,華坪之美,不僅美在城市,也美在鄉村。現在村莊變美了,村民變富了,大家從實踐中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種芒果樹不僅能讓村民增收致富,還能保護生態環境。
得益于全民的共同維護,麗江的綠色“家底”不斷增厚,綠色“城墻”愈發堅固,“寶庫”價值日益凸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在麗江大地持續鋪展。
來源:麗江融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